中国电源网 - 电源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新闻 | 企业动态 | 市场分析与评测 | 名人名企 | 产品新闻 | 行业标准 | 政策法规 | 商务指南 | 图片新闻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图片新闻 > AI服务器电源革新:超级电容如何破解GB300的功耗挑战
F.biz | 商业搜索

AI服务器电源革新:超级电容如何破解GB300的功耗挑战

信息来源:dianyuan365.com   时间: 2025-03-17  浏览次数:27


本文源自:金融界

随着AI芯片算力持续跃升,高功耗带来的电源稳定性问题成为数据中心升级的核心瓶颈。英伟达下一代GB300芯片的TDP(热设计功率)预计提升至1.4kW,较前代增加200W,其HBM3e12高带宽内存和FP4计算架构的升级进一步推高了瞬时功耗需求。为应对突发性负载冲击,超级电容(超容)作为调峰组件,首次被整合至GB300机柜的电源设计中,成为保障AI服务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路径。

一、GB300的功耗升级与电源设计革新

性能跃升背后的供电挑战

GB300芯片的算力与内存容量提升,直接导致峰值功耗激增。例如,其HBM容量从192GB增至288GB,堆叠层数增加50%,而FP4计算性能提升50%也意味着单位时间内电流波动加剧。传统UPS电源因响应速度慢(毫秒级)、功率密度低等问题,难以满足AI训练任务中纳秒级的瞬时供电需求。

超容的调峰价值凸显

GB300的电源方案引入超级电容模组,与电池备份单元(BBU)协同工作。超容可在0.1秒内响应负载突变,提供瞬时高功率输出,避免电压暂降导致的宕机风险。例如,日本武藏的锂离子电容器(LIC)模组可提供20kW功率支持,其28个超容单元组成的储能系统,能在GPU并行计算时平滑电流波动。

与传统方案的性能对比

相比铅酸/锂电池,超容的循环寿命可达百万次,是前者的千倍以上,且功率密度高出数十倍。例如,相同空间下,超容可提供锂电池20倍的瞬时功率,这对空间受限的数据中心尤为重要。此外,超容无需频繁更换,降低了运维成本。

二、供应链竞争与技术突破路径

现有技术格局:日本厂商主导

目前,日本武藏的CESS方案是超容在AI服务器领域的主流选择,其LIC模组已应用于英伟达合作厂商的电源设计中。该方案通过高堆叠技术实现能量密度与功率密度的平衡,但成本较高,且产能集中于头部企业。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国内厂商如江海股份正在加速突破。该公司已实现LIC和EDLC(双电层电容器)的批量生产,并与台达等电源企业合作开发定制化超容方案。其技术路径聚焦于提升单体电容的电压等级和模组集成度,以匹配GB300机柜的紧凑型设计需求。

行业技术趋势:协同HVDC与液冷

为应对GB300的高功耗,电源系统正向高压直流(HVDC)升级。例如,台达推出的400V/800VHVDC方案可将供电效率提升至97%,而超容作为瞬时调峰组件,与HVDC形成互补。此外,GB300的液冷散热设计(TDP达1.4kW)要求电源设备具备更高的耐高温性能,超容的无电解液结构相比锂电池更具安全性优势。

结语

超级电容从轨道交通、电网调峰等传统场景向AI服务器渗透,标志着高功率密度、长寿命的储能技术正式进入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环节。随着GB300等大功耗芯片的规模化部署,超容的“缓冲器”角色将愈发关键,而供应链的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化,将决定这一市场的最终格局。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电源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