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政策消息催化
储能政策推动: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旨在构建均衡协调的产业发展体系,提升电池储能产品的研发与制造能力,并加速形成以系统集成为核心的锂电池-固态电池产业链。
标准制定与完善:
针对固态电池面临的标准不健全或缺失的问题,相关部门正在加快制定和完善储能用固态电池的国家标准,以打破行业瓶颈,规范市场秩序。
技术进步
能量密度与安全性提升:
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与安全性能的飞跃。
科研人员找到了性能更稳定、效率更高的固态电解质材料,为固态电池的大规模应用铺平了道路。
技术瓶颈突破:
在固固界面难题方面,通过独特的电解质三明治结构设计以及电极表面原位成膜技术,显著改善了固态电解质与电极之间的界面接触。
在材料创新方面,研发出了新型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不仅保留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固有优点,更在成本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
干法电极技术进展:
中科院青岛能源所、高能数造、琥崧微纳米科技等单位在全固态电池的干法制备上取得了重要突破,为固态电池的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市场应用与需求增长
新能源汽车领域:
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多家汽车制造商已规划在未来几年内推出搭载固态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例如,某田计划于2026年量产高性能全固态电池,续航里程有望超1200公里。
消费电子领域:
固态电池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如某V等手机厂商已经推出搭载半固态电池的手机。预计2025年半固态电池手机将大量涌入市场。
其他领域:
固态电池还广泛应用于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等低空经济领域,以及储能领域等。
中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
增长趋势: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固态电池的市场空间达到约10亿元。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亿元,2025年将进一步增长至29亿元,同比增长70%。
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固态电池的需求量迅速增加,推动了固态电池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
出货量:
2024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约7GWh,预计2025年出货量将达到10GWh,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市场渗透率:
固态电池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市场渗透率较低。预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固态电池的市场渗透率将逐步提高。2023年全球固态电池渗透率约为0.1%,2024年渗透率约为0.2%。
相关概念股梳理:
上海洗霸
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签署了固态电解质材料技术相关知识产权转让协议,受让了多项与固态电池相关的专利。
三祥新材
致力于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及关键原材料的研发生产,其氧化锆产品可以应用于固态电池相关材料。
华丰股份
与上硅所李驰麟研究员团队合作,进行新型储能电池的产业化研发,主要路线是锂金属固态电池。
瑞泰新材
在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方面有相应布局,其部分新型锂盐产品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已形成批量销售。
紫江企业
子公司紫江新材对固态锂电池用铝塑膜等项目加大研发投入,与国内固态电池领军企业苏州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合作。
最后一家,也是作者为大家挖掘的一家“固态电池”超级王者,炒作逻辑太硬,起飞在即!
为避免打扰主力,想知晓公司名字的朋友唻炂纵㞻:浩宇说市,既可以知晓。深知小散不易,愿与大家共前行!
1、公司早在2017年就已经开始了固态电池的研究,目前相关产品通过了热箱、短路等安全项测试,即将实现量产。
2、自主研发的数据中心后备电源深受客户认可,是阿里的核心供应商,市场占有量位居全球领先。
3、公司中标32.8亿元相关项目,就连高管也忍不住在今年增持了近400万股。
4、当前公司股价尚处于低位,行情已经启动,并伴随着74家机构高度参与,叠加AI电源+数据中心+固态电池三合一概念,炒作的机会大大增加!
特别声明: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指导,据此买卖,盈亏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