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源网 - 电源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新闻 | 企业动态 | 市场分析与评测 | 名人名企 | 产品新闻 | 行业标准 | 政策法规 | 商务指南 | 图片新闻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行业新闻 > 新能源金融“突围”
F.biz | 商业搜索

新能源金融“突围”

信息来源:dianyuan365.com   时间: 2013-05-17  浏览次数:2390

    尽管中国节能与新能源的金融化进程刚刚起步,但对于处于“技术等待期”、缺乏多元融资渠道的整个行业来说,这无疑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金融创新意味着流向新能源领域的金融和私人资本得以开闸,等待资金激活的新能源项目得以开工。

12219亿的机会

    2013年初,在美国投行Pacific Crest Securities(太平洋顶峰证券)工作了5年的刘文平辞去了其美股研究部副总裁的职务,开始创业。他看中的机会是未来几年中国新能源领域巨大的融资业务需求。

    这家刚刚成立的公司名叫澜晶资本,是国内第一家专门为太阳能相关行业提供融资方案的财务顾问公司。刘文平希望通过设计金融产品、创新担保方式等方法,打通新能源产业与金融资本之间的通道。

    “十二五期间,中国仅在太阳能一个行业完成35GW装机目标就至少需要3000亿元资金,这么多钱不可能全靠银行融资,这为其他金融创新提供了巨大空间。”刘文平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过去半年,不仅是个人创业者,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型金融机构也发现,节能与新能源领域的金融需求在迅速增多。兴业银行可持续金融部门的研究员李承曦对记者说,自从2012年12月兴业银行决定将合同能源管理(EMC)融资产品由试点“升级”成标准化产品后(即将合同能源管理合同项下的未来收益权质押做成担保品,从而有效缓解节能项目融资难问题),提出融资需求的客户已经达到几十个。

    北京国际信托首席风控官幸宇晖同样发现,近期EMC项目的融资需求迅速增大,而这对信托来说同样是个“非常大的机会”。感到兴奋的还有证券公司,国内多家券商都正在探索节能和新能源资产的证券化,这种将节能或新能源资产做成资产池,再以该资产池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撑在金融市场上发行有价证券融资的新型融资方式,将有助于盘活节能和新能源资产,降低融资成本。

    4月1日,一份由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与气候组织在京共同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融资策略》报告指出,到2015年,中国将面临12219亿元的气候资金缺口,相当于2015年中国GDP总量的1.88%。这意味着政府需要投入更多公共财政,同时也为金融市场和民间资本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参与报告撰写的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遥说,目前中国节能与新能源的金融化进程刚刚起步。“除了银行、风险投资、上市等常用的融资手段外,多家金融机构都在探索金融如何与节能与新能源领域相结合,包括保险、债券、证券化、融资租赁、衍生品等等。”王遥说。

    全球在行动

    节能与新能源的金融化趋势不仅出现在中国。

    “最近我们的确看到,各国都开始出现新的金融工具,都开始寻找新的案例。”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说,完善的金融体系和立法保障已使该行业在欧美金融市场上逐步走向主流。

    2013年3月19日,美国能源部(DOE)下属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宣布成立“太阳能进入公共资本”工作组(Solar Access to Public Capital,简称为SAPC),旨在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资产的证券化。

    此举很大程度源于2012年12月29位参众议员对总统奥巴马的致信,这些参众议员呼吁联邦政府应在美国能源战略中优先考虑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与业主有限合伙制(MLPs)这两种金融手段。

    上述两种模式一旦试验成功,或意味着大量流向新能源领域的金融和私人资本将得以开闸,更多等待资金激活的新能源项目将得以开工。在《纽约时报》一篇名为《如何使可再生能源更具有竞争力》的专栏文章中,斯坦福大学Steyer-Taylor能源政策和金融中心的研究人员进一步测算出,上述两种金融创新将使新能源的融资成本降低80%。

    目前加入到SAPC工作组的新能源企业和金融机构已增加到五十多家,包括花旗银行、摩根士丹利和瑞士信贷。SAPC希望集合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同行力量,推动新能源资产证券化。在中国,2013年3月,上海证券联合SOLARZOOM光伏太阳能网率先推出了资产证券化的业务,试图吸引更多中国中小型投资者投资新能源。

    过去一个月,两家商业模式与上述两种金融创新类似的公司已经在美国与英国成功上市,美国汉农阿姆斯特朗公司(Hannon Armstrong Suainable Infrastructure Capital,简称HASI)专注于为节能与新能源产品提供融资;英国Greencoat基金公司则专注于收购投入运营的风电资产,后者成为英国迄今可再生能源领域最大的IPO。

市场化融资大势所趋

    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节能、新能源与金融资本的结合,这与全球绿色浪潮所处的阶段有关。

    如今,节能与新能源产品的制造业已经相对成熟,甚至风电、太阳能产品还出现了相对过剩。一家从事清洁技术投资的投资人用“技术等待期”来形容眼下的局面。随着节能与新能源产品的应用不断深入,人们的注意力开始从技术创新逐步转移到金融创新。

    在中国,金融创新趋势的渐起跟官方有意改善气候融资结构的意图有关。根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融资策略》报告,近年来,随着国际气候资金供应减少,使得国内公共财政资金正发挥主导作用。国际上,国际气候融资的主要力量则是民间私人资本。据统计,2011年全球气候融资中私人资金占2170亿美元,是公共资金总量的10倍。

    “未来气候融资的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焦小平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目前清洁基金积极推动政府市场合作(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PPP)模式,促进市场创新融资多样化,便利社会资金的进入。

    与此同时,来自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放开也使这一趋势得到进一步加强。3月15日,证监会正式发布了《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提出“企业应收款、信贷资产、信托受益权、基础设施收益权等财产权利,商业票据、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商业物业等不动产财产”等均可作为可证券化的基础资产。

    这意味着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终于正式开闸。此前,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资产证券化被证监会视做谨慎对待的对象。

    受此政策鼓励,多家券商正在研发将能效服务、风电场和太阳能电站等资产的收益权做成证券化产品。此举不仅将受到缺钱的项目业主的欢迎,从事该业务的券商也能从中赚取利差。由于该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购买上述金融产品的投资者或将承担一定风险。

    金融机构观望,成熟还需多“熬”

    还是4月,韩国进出口银行(KEXIM)发行了亚洲第一只“绿色债券”,5亿美元绿色债券一上市,投资者们便趋之若鹜,需求量是供应量的三倍多,达到18亿美元。投资者的追捧被媒体评价为“标志着投资者对中国及其邻国的污染和气候项目的兴趣日益增长”。所谓“绿色债券”,是一种专为清洁能源等气候友好项目融资的金融工具。

    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报告中说:“今年将成为绿色债券创纪录的一年。对绿色债券的认购超额确实存在,绿色债券都供不应求。”2009年,世界银行发行了第一期绿色债券,并且至今仍是最大的发行者。发行过绿色债券的还包括欧洲投资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

    然而,国际上的乐观却在中国遭遇了困难。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金融行业人士透露,此前中国一家大型银行也试图发行首批“绿色债券”,最后却以失败告终——在污染问题更为突出的中国,投资者似乎对此并不那么感兴趣。

    事实上,目前大多数金融机构对能效和新能源领域的各种金融工具研发处于观望阶段。

    北京国际信托公司首席风控官幸宇晖接触绿色项目已有七八年时间,她感触最深的是金融机构对绿色项目的风险认知存在障碍,“金融界和环境、能源界互相不明白对方在说什么,有点像是鸡同鸭讲。”幸宇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中国现在急需跨行业的环境金融人才。

    对金融机构来说,导致其在节能和新能源领域犹豫不决的还有中国新能源政策的不确定性,这是更为根本的障碍。刘文平说,由于可再生能源法没有得到落实,风电和太阳能电站遭遇的“限电”和补贴拖欠等问题让电站资产的价值大打折扣,甚至,很多银行并不认为电站资产“有价值”,这导致证券化后的新能源资产反而成为一种“低收益、高风险”的产品。

    “节能与新能源领域的金融化程度,与这两个系统各自的成熟度密切相关。”刘文平在总结这两年的经验时说,有时并非金融机构创新能力不足,而是整个生态系统尚不成熟。尽管最近各种创新的金融工具陆续出现,但其大规模商业化仍需二者都步入成熟阶段。

    “如果把节能与新能源产品的制造比作海陆军,金融化比作空军的话,欧美都已经海陆空三军作战了,我们还在地上跑。”一位新能源业内人士如此评价。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电源网证实,仅供您参考